1.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是什么意思?

2.含有食的成语?

3.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4.食不甘味是什么意思

食不知味,夜不能寐是什么意思?

食不终味啥意思-食不终味指

吃东西也不香,睡觉不能安眠。

食不知味:出处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夜不能寐: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八·虔州城楼》:“明日而先公言:‘汝夜何所往?吾闻抱关老卒云,楼故多怪,每夕必出.’予因道昨见者.是日徒于孤独,竟夜不能寐。”

与“寐”字相关的成语有:

1、晨兴夜寐

拼音:chénxīngyèmèi

解释: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出处:出自《三国志·吴书·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例句:一家人在老家晨兴夜寐,春种秋收,过起了田园生活。

2、梦寐不忘

拼音:mèngmèibùwàng

解释:梦寐:在睡梦中。在梦中也念念不忘。

出处: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十七节:“吾知我必有复与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辈所梦寐不忘一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

例句:虽然身在海外,但祖国永远是我梦寐不忘的地方。

3、梦寐以求

拼音:mèngmèiyǐqiú

解释:寐:睡着。睡觉做梦时都在追求。形容期望或追求的迫切。

出处:《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例句: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去了青岛,终于见到了梦寐以求的大海。

含有食的成语?

问题一:含食的成语有哪些 食辨劳薪 形容见识卓越。

食不重味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食不甘味 甘味:感到味道好。吃东西都觉得没有味道。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

食不果腹 果:充实,饱。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不下咽 食物虽在口中但咽不下去。形容忧心忡忡,不思饮食。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满足;脍:细切的肉。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食物要精制细做。

食而不化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食古不化 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食毛践土 毛:指地面所生之谷物;贱:踩。原意是吃的食物和居住的土地都是国君所有。封建官吏用以表示感戴君主的恩德...

食前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食亲财黑 指人贪婪自私,爱占便宜。

食日万钱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食肉寝皮 割他的肉吃,剥他的皮睡。形容对敌人的深仇大恨。

食少事烦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食玉炊桂 食品贵如油,燃料贵如桂。比喻物价昂贵。

食指大动 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食租衣税 依靠百姓缴纳的租税生活。

食案方丈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必方丈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不充肠 见“食不充饥”。

食不充饥 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不充口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同“食不b口”。

食不二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食不b口 不能吃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困苦。

食不遑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

食不兼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累味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指饮食节俭。同“食不二味”。

食不求甘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食不暇饱 暇:空闲。没有空好好吃饭。形容整日忙碌,连吃饭也没空。

食不知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终味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食不重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指饮食节俭。同“食不兼肉”。

食箪浆壶 为欢迎所拥护的军队,用箪盛饭,用壶盛水,进行犒劳。

食方于前 形容吃的阔气。同“食前方丈”。

食甘寝安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同“食甘寝宁”。

食甘寝宁 吃得香甜,睡得安稳。形容心绪宁静。

食古如鲠 犹言食古不化。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食藿悬鹑 指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问题二:带有食字的成语有哪些 食租衣税、

旰食之劳、

去食存信、

摇尾求食、

食生不化、

鼎食鸣锺、

日昃旰食、

不知寝食、

鲜衣美食、

侈衣美食、

嗟来之食、

并日而食、

食肉寝皮、

恶衣恶食、

食为民天、

食鱼遇鲭、

背惠食言、

箪食壶酒、

杀衣缩食、

啜食吐哺、

寝皮食肉、

食少事烦、

踞|食蛤、

望屋以食、

酒食地狱、

生众食寡、

鸣钟食鼎、

日月交食、

肉食者鄙、

足食足兵

问题三:带食字的四字成语 『包含有“食”字的成语』

“食”字开头的成语:(共50则) [s] 食案方丈 食不充肠 食不充饥 食不充口 食不重味 食不二味 食必方丈 食不果腹 食不甘味 食不b口 食不遑味 食不兼肉 食不兼味 食不累味 食辨劳薪 食不求甘 食不暇饱 食不下咽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食不重肉 食不知味 食不终味 食箪浆壶 食而不化 食方于前 食古不化 食甘寝安 食甘寝宁 食古如鲠 食藿悬鹑 食饥息劳 食毛践土 食马留肝 食亲财黑 食前方丈 食肉寝皮 食日万钱 食生不化 食少事烦 食少事繁 食宿相兼 食荼卧棘 食味方丈 食为民天 食玉炊桂 食言而肥 食鱼遇鲭 食指大动 食子徇君 食租衣税

第二个字是“食”的成语:(共63则) [b] 不食马肝 饱食暖衣 不食烟火 不食之地 饱食终日 伴食中书 不食周粟 伴食宰相 [c] 蚕食鲸吞 啜食吐哺 [d] 箪食壶浆 箪食壶酒 鼎食鸣钟 鼎食鸣锺 箪食瓢饮 东食西宿 盗食致饱 鼎食钟鸣 [e] 耳食之论 耳食之谈 耳食之言 [f] 菲食薄衣 凤食鸾栖 [g] 旰食宵衣 旰食之劳 [j] 酒食地狱 酒食征逐 [l] 粝食粗衣 [m]目食耳视 [q] 寝食不安 去食存信 且食蛤蜊 寝食俱废 强食靡角 强食弱肉 缺食无衣 强食自爱 [r] 日食万钱 肉食者鄙 [s] 豕食丐衣 蛇食鲸吞 盛食厉兵 [t] 退食从容 推食解衣 吐食握发 退食自公 [w] 晚食当肉 [x] 西食东眠 [y] 衣食不周 衣食父母 饮食男女 饮食起居 衣食税租 衣食住行 [z] 足食丰衣 自食其恶果 自食其果 自食其力 自食其言 坐食山空 赘食太仓 昃食宵衣 足食足兵

第三个字是“食”的成语:(共22则) [b] 背惠食言 [f] 焚枯食淡 [g] 攻苦食啖 攻苦食淡 攻苦食俭 [h] 虎不食儿 [j] 践土食毛 [k] 口多食寡 [m]鸣野食苹 民以食为天 鸣钟食鼎 [p] 曝背食芹 [q] 寝皮食肉 [s] 率兽食人 生众食寡 [y] 饮冰食檗 饮冰食蘖 衣单食薄 衣锦食肉 饮水食菽 衣宵食旰 衣租食税

“食”字结尾的成语:(共99则) [a] 哀梨蒸食 [b] 不吃烟火食 帮狗吃食 卑宫菲食 帮虎吃食 不遑暇食 并日而食 弊衣箪食 敝衣粝食 布衣粝食 布衣蔬食 弊衣疏食 弊衣蔬食 不知寝食 八珍玉食 [c] 尺板斗食 吹篪乞食 鹑居d食 粗袍粝食 昌亭旅食 吹箫乞食 粗衣恶食 鹑衣d食 粗衣粝食 侈衣美食 草衣木食 黜衣缩食 [d] 雕盘绮食 道听耳食 [e] 扼吭夺食 饿虎扑食 耳视目食 恶衣恶食 恶衣菲食 恶衣粝食 恶衣蔬食 [f]发愤忘食 废寝忘食 丰衣足食 [g] 狗彘不食 [h] 侯服玉食 褐衣蔬食 [j]饥不遑食 饥不暇食 饥不择食 解骖推食 嗟来之食 敬事后食 鲸吞蚕食 鸡鹜争食 井渫不食 井渫莫食 见噎废食 锦衣肉食 节衣缩食 解衣推食 锦衣玉食 击钟鼎食 [k] 捉箪食 [l] 狼{虎食 列鼎而食 [m] 灭此朝食 靡衣偷食 靡衣食 靡衣玉食 [n] 暖衣饱食 [q] 缺衣少食 [r] 人浮于食 日旰不食 日旰忘食 弱肉强食 日月交食 日昃不食 日昃旰食 日昃忘食 [s] 三旬九食 缩衣节食 缩衣啬食 杀衣缩食 [t] 同盘而食 [w]忘寝废食 望屋而食 望屋以食 闻噎废食 逶迤退食 [x] 宵衣旰食 鲜衣美食 [y] 易口以食 摇尾求食 因噎废食 月盈则食 易子而食 鹰挚狼食 燕子衔食 [z] 足兵足食 朝趁暮食 钟鸣鼎食 凿饮耕食 足衣足食

“食”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语:(共5则) [e] ......>>

问题四:带食成语有哪些成语 饮食男女、

嗟来之食、

钟鸣鼎食、

民以食为天、

弱肉强食、

衣食住行、

因噎废食、

宵衣旰食、

箪食壶浆、

食不果腹、

废寝忘食、

肉食者鄙、

食言而肥、

饥不择食、

食指大动、

箪食瓢饮、

食古不化、

丰衣足食、

自食其力、

自食其果、

易子而食、

蚕食鲸吞、

锦衣玉食、

东食西宿、

饱食终日、

衣食父母、

食不甘味、

灭此朝食、

不食周粟、

节衣缩食

问题五:关于形容吃的成语有哪些? 目瞪口呆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津津有味

好吃懒做

寝食不安

食不下咽

吃喝玩乐

生吞活剥

狼吞虎咽

囫囵吞枣

细嚼慢咽

津津有味

好吃懒做

食不下咽

吃喝玩乐

生吞活剥

狼吞虎咽

囫囵吞枣

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

囫囵吞枣

吃一堑,长一智

吃里扒外

狼吞虎咽

饥不择食

挑肥拣瘦

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好吃懒做

寝食不安

食不下咽

吃喝玩乐

生吞活剥

狼吞虎咽

囫囵吞枣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囫囵吞枣

风卷残云

饥不择食

食不甘味

生吞活剥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食不下咽

囫囵吞枣

饥不择食

生吞活剥

好吃懒做

寝食不安

细嚼慢咽

狼吞虎咽

食不下咽

囫囵吞枣

饥不择食

生吞活剥

好吃懒做

寝食不安

风卷残云

食不甘味

问题六:带有衣和食的成语 锦衣互食节衣缩食 丰衣足食 草衣木食 敝衣粝食 弊衣箪食 布衣蔬食 黜衣缩食 鹑衣d食 粗衣恶食 粗衣恶食 恶衣恶食 恶衣蔬食 丰衣足食 节衣缩食 锦衣肉食 解衣推食 锦衣玉食 靡衣偷食 缺衣少食 杀衣缩食 缩衣啬食 鲜衣美食 宵衣旰食 足衣足食

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一、《后出师表》中“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这句话说明:诸葛亮想为刘备打下天下而感激他的识遇之恩,但是又唯恐自己能力不足,不能担负重托。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译文是:我接受这命令的时候,睡觉不觉得席子安稳,吃饭不觉得味道美味。?

二、《后出师表》原文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三、《后出师表》译文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伐战,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么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局势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联合,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策。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改变立场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四、《后出师表》简介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后出师表》,当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郃东下,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五、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食不甘味是什么意思

食不甘味的意思:吃东西品不出滋味。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都感觉不到滋味。

拼音[ shí bù gān wèi ]

解释食:吃。甘味:味道很好。

近义词如坐针毡、狼吞虎餐、寝食不安、食不遑味、狼吞虎咽、忐忑不安

反义词泰然处之、心安理得

食不甘味的近义词

寝食不安

拼音[ qǐn shí bù ān ]

解释寝:睡觉。食:吃饭。睡不好觉,吃不好饭。形容内心十分忧虑不安的样子。

近义词寝食难安、如坐针毡、惶恐不安、不可终日、心神不定、心烦意乱、食不甘味

反义词坦然自若、安然若素、安之若素、高枕无忧、安枕无忧、泰然处之、心安理得

忐忑不安

拼音[ tǎn tè bù ān ]

解释忐忑:心神不定。形容心神非常不安。也作“忐忑不定”。

近义词心乱如麻、局促不安、惶恐不安、不可终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惶惶不安、盲人摸象、提心吊胆、惊惶失措、坐立不安、七上八下、食不甘味、目瞪口呆、惴惴不安、惊慌失措、若有所失、踧踖不安

反义词心安理得、泰然自若、悠然自得、举止泰然、泰然处之、坦然自若